由于該管重量輕,且焊接性能好。因此可采用焊接、法蘭、快速聯(lián)結等方式,施工安裝方便,且可減少安裝費用。
陶瓷鋼管與傳統(tǒng)的鋼管、耐磨合金鑄鋼管、鑄石管以及鋼塑、鋼橡管等有著本質性區(qū)別。陶瓷鋼管外層是鋼管,內(nèi)層是剛玉。剛玉層維氏硬度高達100-1500(洛氏硬度為90-98),相當于鎢鈷硬金。耐磨性比碳鋼管高20倍以上,它比通常粘接而成的剛玉砂輪性能優(yōu)越得多?,F(xiàn)在剛玉砂輪仍是各種磨床削淬火鋼主要砂輪。陶瓷鋼管中剛玉層可把剛玉砂輪磨損掉。陶瓷鋼管抗磨損主要是靠內(nèi)層幾毫米厚的剛玉層,其莫氏硬度為9,僅次于金剛石和碳化硅,在所有氧化物中,它的硬度是的。
內(nèi)襯陶瓷耐磨鋼管是采用自蔓延高溫合成--離心法制造的,陶瓷鋼管中剛玉熔點為2045℃,剛玉層與鋼層由于工藝原因結構特殊,應力場也特殊。在常溫下陶瓷層受壓應力,鋼層受到拉應力,二者對立統(tǒng)一,成一個平衡的整體。只有溫度升高到400℃以上,由于二者熱膨脹系數(shù)不一樣,熱膨脹產(chǎn)生的新應力場和使陶瓷鋼管中原來存在的應力場相互抵消,使陶瓷層與鋼鐵層兩者處于自由平衡狀態(tài)。當溫度升高到900℃把內(nèi)襯陶瓷耐磨鋼管放入泠水內(nèi),反復浸泡多次,復合層不裂縫或崩裂,表現(xiàn)出普通陶瓷無可比擬的抗熱沖擊性能。這一性能在工程施工中大有用處,由于其外層是鋼鐵,加之內(nèi)層升溫也不崩裂,在施工中,對法蘭、吹掃口、防爆門等能進行焊接,也可用直接焊接方法進行連接,這比耐磨鑄石管、耐磨鑄鋼管、稀土耐磨鋼管、雙金屬復合管、鋼塑管、鋼橡管在施工中不易焊接或不能焊接更勝一籌。內(nèi)襯陶瓷耐磨鋼管抗機械沖擊性能也好,在運輸、安裝敲打以及兩支架間自重彎曲變形時,復合層均不破裂脫落。
目前,數(shù)十家火電廠實踐表明:內(nèi)襯陶瓷耐磨鋼管抗磨損能力高,抗流體沖刷能力強。在一次風管中,彎管磨損,內(nèi)襯陶瓷耐磨鋼管彎管的耐磨性比厚壁的耐磨鑄鋼彎管提高5倍以上。
在實踐中,內(nèi)襯陶瓷耐磨鋼管使用1-2年后打開觀察并測量,復合層均無明顯的磨損或脫落,在相同規(guī)格和單位長度的管道方面,內(nèi)襯陶瓷耐磨鋼管重量只有耐磨鑄鋼管或雙金屬復合管的1/2左右,其每米工程造價降低30-40%,只有鑄石管和稀土耐磨鋼管重量的2/5左右,每米工程造價降低20%以上。在腐蝕或高溫場所下使用的內(nèi)襯陶瓷耐磨鋼管,其價格只有不銹鋼管、鎳鈦管的幾分之一。《反分裂國家法》一經(jīng)公布,在島內(nèi)就掀起了驚天動地的動靜。在該法的強力震懾下,分裂分子膽被嚇破了,陳水扁的分裂陰謀也宣告破產(chǎn)。
當前,雖然《反分裂國家法》已施行15年,但在和平環(huán)境下,島內(nèi)分裂分子也收起了對該法的畏懼之心。自蔡英文上臺后,她就抱上美國的大腿,變本加厲在島內(nèi)推行“去中國化”,苦心積慮地推進“漸進分裂”、“法理分裂”。特別是她在今年的當選連任,意味著“和平統(tǒng)一”幾無可能。在這種情況下,必須讓島內(nèi)民眾再次認識到《反分裂國家法》的威信和效力。大陸高規(guī)格舉辦座談會,事實上就是重申《反分裂國家法》的法律效力和威懾力。
第二個大動作是自5月29日晚起,中央廣播電視總臺《國家記憶》欄目重磅推出十集大型文獻紀錄片《一九五八炮擊金門》。
該系列紀錄片深度、、權威披露炮擊金門這一軍事行動的歷史內(nèi)幕,展現(xiàn)60多年前蔣介石集團“反攻大陸”計劃遭到重挫、美國“劃峽而治”的圖謀宣告破產(chǎn),海峽兩岸形成“一個中國”的默契過程。
上世紀50年代,蔣介石集團逃到臺島后,企圖依托臺島“反攻大陸”;而美國卻利用蔣介石的野心,與臺島簽署所謂的“共同防御條約”,還大肆武裝國民黨軍隊,一心圖謀制造“兩個中國”。為了打破美國人的戰(zhàn)略妄想,大陸作出炮擊金門的決策,并于1958年8月23日出其不意地萬炮齊發(fā),在長達數(shù)十年的炮擊中,中國大陸狠狠地戳穿了美國人的陰謀。
大陸選在這個敏感時刻播放《一九五八炮擊金門》紀錄片,就是用歷史事實告訴臺島和美國,不要低估中國大陸捍衛(wèi)國家統(tǒng)一和領土完整的決心。當年大陸在百廢待興的情況下,即使蔣介石集團背后有強大的美國撐腰,但中國大陸依然敢于亮劍。同時,大陸通過歷史紀錄片也是告訴臺民眾,戰(zhàn)爭并不遙遠,如果任由分裂分子在島內(nèi)橫行,必將給臺島帶來滅頂之災。
第三個大動作,則是國防部在例行記者會上披露山東艦的消息。
5月29日下午,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、國防部新聞發(fā)言人任國強大校回答有關遼寧艦的提問時稱,根據(jù)年度試驗計劃安排,中國海軍正在組織山東艦進行海上試驗,結合開展相關科目訓練。此次訓練,目的是檢驗武器裝備性能,提高航母訓練水平,進一步提升部隊履行使命任務能力。
臺島問題之所以一直懸而未決,其中原因之一是中間橫亙的那道海峽,在大陸軍事實力不能克服臺海帶來的困難,這道海峽也就一直是武力解決臺海問題的障礙。同時也正是依靠臺海這道天塹,臺當局才敢于挾洋自重,才給了它們“以武拒統(tǒng)”的勇氣。
大陸綜合實力實力的大幅提高也帶來了軍事實力的迅猛發(fā)展,兩岸軍事實力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。近年來,海軍艦艇“下餃子”般的速度震驚世界,特別是兩艘航母和兩棲登陸艦的相繼下水、服役,使臺海再也不是阻礙“武統(tǒng)”的障礙。
但武力解決臺海問題的關鍵不是臺軍,而是美國。一直以來,美國依靠其的軍事實力,把臺島當成遏制、阻止中國大陸發(fā)展崛起的關鍵節(jié)點,動輒在臺海顯示其軍事存在,耀武揚威向中國大陸和臺當局傳遞“武力挺臺”的信號。有美國的撐腰,蔡當局才敢于不斷挑釁一個中國原則,在分裂國家的邪路上越走越遠。
現(xiàn)在,大陸的首艘國產(chǎn)航母已經(jīng)展開相關科目訓練,這也意味著山東號形成戰(zhàn)斗力已經(jīng)為期不遠,或者已經(jīng)形成戰(zhàn)斗力。在這種情況下,美國的航母再也不威脅不了中國大陸,它再也不敢直接武力介入臺海局勢。
在兩岸關系嚴峻復雜的當前,同內(nèi)發(fā)生了有關臺海的三件大事,這就對臺當局和域外勢力提出了嚴正警告,如果臺當局和域外勢力不能正視歷史和現(xiàn)實,迎接它們的將是毀天滅